戴尔科技多样化散热解决方案 帮助应对能耗焦虑
几年前 ,戴尔多样对每到电商大促、科技春晚红包等重大节点,化散耗焦宕机和救火几乎是热解从不缺席的戏份。你经常可以经历或听闻剁手时提交不了订单、决方无法付款的案帮情况。
然而近两年,戴尔多样对却是科技另外一番景象 :
即便在618大促这样的流量波峰,大多数电商平台都顶住了高并发压力,化散耗焦平稳渡过年中狂欢 ,热解除了大促时间从一个日子延长到一段日子外,决方算力的模板下载案帮迅猛增长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。

可以看到 ,戴尔多样对算力正进入“基建化”时代。科技正如中国信通院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所揭示的化散耗焦:2016年到2020年期间 ,中国的算力规模平均每年增长42%,其中2020年的算力总规模已经达到135EFlops ,并仍在保持55%的高速增长速度。
不过,算力高速增长的同时 ,也带来了新的免费模板问题 。
01计算与散热的“零和博弈”对不少人来说,“计算”早已不是什么新概念。每一次打开“绿码” ,每一次视频会议,每一次搜索点击……都离不开数据中心的处理计算 。“计算”在日常生活中的无缝渗透,勾勒出多彩的数字世界 。
可当计算量越来越大,功耗也随之上升。以全球最为知名的源码下载预训练大模型「GPT-3」为例 ,GPT-3每次训练都要消耗巨量算力,需用掉约19万度电力 、产生85万吨二氧化碳,可谓“耗电怪兽” 。

倘若这些电力用在“计算”本身,或许不是什么坏消息 。毕竟数字经济时代有个著名的经济学解释 ,即算力上每投入一元,将带动3-4元的经济产出 ,“性价比”远高于传统的农牧业和工业生产。
然而现实的建站模板情况却并不乐观。根据开源证券研究所的统计结果 ,在一个数据中心的能耗分布中 ,散热系统的占比高达40% 。也就是说 ,数据中心每耗费一度电,只有一半用在了“计算”上 ,其他的则浪费在了散热 、照明等方面。
计算和散热几乎陷入了一场零和博弈 ,计算量越大散热消耗的服务器租用电量越大,可是如果不付出足够的能源支撑散热,又将直接影响数据中心的性能、密度和可靠性 。
业内也由此流行起了「PUE」的概念,即电源使用效率 ,用来测算数据中心消耗的所有能源与IT负载消耗的能源的比值 ,被视为评价数据中心能源效率的重要指标 。源码库PUE值越接近1,表明非IT设备的耗能越少 ,数据中心的能效水平越高。目前国内大型数据中心的平均PUE值为1.55,超大型数据中心平均PUE值也只有1.46。

2020年国内数据中心用电量已超过2000亿千瓦时,占到用电总量的2.7%,预计2023年数据中心的能耗就将超过2500亿千瓦时,2030年时将超过4000亿千瓦时,用电量占比也将上升到3.7% 。就这个角度而言,解决数据中心的能耗问题,已经是摆在案前的棘手挑战。
02被捧上神坛的“液冷”技术传统的数据中心散热方案以「风冷」为主,以空气作为冷媒 ,把服务器主板 、CPU等散发出的热量传递给散热器模块,再利用风扇或空调制冷等方式将热量吹走 ,这也是散热系统消耗数据中心近半电力的主要诱因。
当PUE值被严格限定,绿色计算渐渐深入人心 ,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尝试的“液冷”技术迅速成为产业上下游的新焦点。其实“液冷”技术的原理并不复杂